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古突的古突裏的小奧秘

古突的古突裏的小奧秘

臨近藏歷新年時,家家戶戶都忙於準備年貨,類似漢族的春節。以藏族為主體的西藏各族人民,為了歡度藏歷新年,壹般從藏歷12月初就開始準備“切瑪”,炸“卡賽”,添制新衣,購買糖果、點心等,壹年中,或許這壹段時日是最最忙碌的了。藏歷12月29日晚,壹般都要吃“古突”(即面疙瘩)和作驅邪的活動,象征除舊立新,消災免禍。12月30日,各家各戶的廚櫃或桌子上都放有層層壘起的各種油炸果、裝滿小麥和糌粑的“切瑪”,青稞苗、塗有各種顏色的綿羊頭或面捏綿羊頭、糖果、酥油茶、青稞酒。還要做壹些有趣的活動,如家庭主婦將煮好的“觀顛”(放有紅糖、碎奶渣的青稞酒)於午夜時分送給睡在被窩裏的家人喝。

8種物品的寓意分別如下(按照各地風俗不壹樣,物品略有不同):

日、月(做成太陽和月亮的形狀)——吉祥。

辣椒——說話很厲害,也可以認為這個人是“刀子嘴,豆腐心”。

鹽——懶惰。

瓷器——好吃懶做。

羊毛——心腸好,善良。

青稞——吉祥。

木炭——說明這個人心黑。

此外還要做壹個腦袋小、肚子大的小面人兒,它出現在誰的碗裏,誰就得挨罰學驢叫、裝狗叫,還得喝九大勺面湯。全家人圍在壹起,大家相互議論,哈哈大笑壹場,掀起了歡樂的高潮。接下來,家庭主婦給每人壹塊用水拌好的糌粑,各自用手捏著,分別觸碰全身(不能碰額頭),同時祈禱新的壹年身體健康、事事如意、無病無災,結束後用手使勁捏,在糌粑上留下手指印。把剛才喝剩下的古突倒在壹個破瓦罐裏,再將留有手指印的糌粑和早已用糌粑做好的魔鬼壹起放進瓦罐裏。然後再進行“驅鬼”儀式,寓意著來年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