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吃開封灌湯包,為什麽會有句指南“先開窗,後喝湯,壹口吞,滿口香”?

吃開封灌湯包,為什麽會有句指南“先開窗,後喝湯,壹口吞,滿口香”?

吃開封灌湯包子,看是壹個重要的過程。灌湯包子皮薄,潔白如景德鎮陶瓷,有透明之感。包子上有精工捏制縐折32道,均勻得不行。擱在白瓷盤上看,灌湯包子似白菊,擡箸夾起來,懸如燈籠。這個唯美主義的賞析過程,不可或缺。吃之,內有肉餡,底層有鮮湯。開封人吃灌湯包子有這樣壹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這也是壹門學問。

據說最初源於北宋在京第壹的山洞梅花包子。從那之後,灌湯包子便在開封流傳下來。後來,名廚黃繼善創辦“第壹點心館”,主營灌湯包子。他將灌湯包子的制作方式又加以革新,將原來用半發面皮和瘦皮和瘦肉摻豬皮凍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面醬、小磨香油等制餡,改為用死面制皮和用白糖、味精為餡提鮮。通過“三硬三軟”來和面,使面皮盤筋韌光滑,不漏湯,不掉衣。形成了如今開封小籠灌湯包的獨特風味。

吃開封灌湯包子,看是壹個重要的過程。灌湯包子皮薄,潔白如景德鎮細瓷,有透明之感。包子上有精工捏制縐折32道,均勻得不行。擱在白瓷盤上看,灌湯包子似白菊,擡箸夾起來,懸如燈籠。這個唯美主義的賞析過程,不可或缺。吃之,內有肉餡,底層有鮮湯。開封人吃灌湯包子有這樣壹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

蒸熟的湯包端上來,熱氣騰騰,雪白晶亮。擡箸夾起來,飽滿的像盞小燈籠,隱約可見裏面湯汁搖動。有壹種吹彈就破的柔滑,不要說吃了,看著就是壹種美的享受。對著壹個個晶亮剔透的湯包,妳可千萬不要急著下口,否則熱熱濃濃的湯汁可要濺妳壹身。正確的方法是輕輕提起湯包上面的褶皺、細細地咬上壹小口,拌著撲鼻香味,徐徐地吸吮粉紅色的湯汁,頓覺唇齒留香。這時,妳再慢慢的品嘗湯包,濃香的肉餡配上筋道的包皮,令妳食欲大增。開封灌湯包不僅營養高,而且脂肪含量低,健康不發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