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綠解讀: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關鍵詞之壹是“傳承”。它也是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承者致敬。對這部舞蹈詩劇,有人評價“唯美”,也有人覺得,節奏比較舒緩、故事性沒那麽強。對此,《只此青綠》的編劇徐珺蕊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它有點像穿越劇,但更像是壹個中國古典式的傳奇。
《只此青綠》采用時空交錯式的敘事結構。劇情發生時間設定為現實中《千裏江山圖》即將展出之際,也是千年之前少年畫家希孟即將完稿之時,展卷人因對《千裏江山圖》的潛心鉆研,走入了希孟的內心,伴其歷經了嘔心瀝血繪制畫作的寶貴時光,與這位只有寥寥數字記載的“天才少年”心心相印。
青綠千載,只此壹卷以咫尺之地,展現千裏江山的風光,絕對是青綠山水畫的巔峰之作。太養眼了!這出舞臺詩劇將畫中的滿目青綠“擬人化”得靈巧細膩,精致典雅,舞美編排和服裝配色都是滿滿的宋代風。
千裏江山圖
《千裏江山圖》是北宋王希孟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指出,《千裏江山圖》的主要取景地是廬山和鄱陽湖。
該作品以長卷形式,立足傳統,畫面細致入微,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構成了壹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漁村野市、水榭亭臺、茅庵草舍、水磨長橋等靜景穿插捕魚、駛船、遊玩、趕集等動景,動靜結合恰到好處。
在該作品人物的刻畫上,極其精細入微,意態栩栩如生,飛鳥用筆輕輕壹點,具展翅翺翔之態。
《千裏江山圖》畫卷,不僅代表著青綠山水發展的裏程;而且,集北宋以來水墨山水之大成,並將創作者的情感付諸創作之中。《千裏江山圖》雖屬於寫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現了青年畫家具有嚴謹的生活態度。《千裏江山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壹。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千裏江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