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不當,美食變“毒物”,生活中有哪些食物需要引起註意?
第壹種,四季豆。
四季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吃的,但是老壹點的四季豆,不太容易煮爛。有的人認為,菜炒老了沒有營養,於是壹般感覺炒得差不多了,就會出鍋。
但是,四季豆中含有皂素、植物血凝素等有害物質,如果沒煮熟的話,人吃了,就會出現中毒癥狀,比如腹痛、腹瀉、嘔吐、頭暈、心慌、胸悶、冷汗等癥狀。
所以,壹定要多了解炒菜的火候,做到科學炒菜,免得讓美食變“毒物”。
第二種,木耳。
以前網上還有壹個報道:壹家人吃涼拌木耳中毒,甚至壹個孩子因此生命垂危。那麽木耳吃了怎麽會中毒呢?
這是因為木耳在泡發過程中,會產生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其毒性非常兇猛。正確的做法是:在泡發過程中,最好放冰箱中,或者不要泡時間太長,發好後,還要多清洗幾遍,去除其中的毒素。
其實不止木耳,其它需要泡發的食物,銀耳、海帶、水膘、幹貝、海參等等,也要在泡發後壹次下鍋吃完,不能放得時間久了,泡發過的,即使在冰箱中也是不保險的。
第三,豆漿。
有時,喝了在外面買的豆漿,或者是自己做的甜豆漿。卻感到肚子脹痛,頭昏頭痛,甚至還會惡心、嘔吐,這也是中毒了嗎?是的。
這可能是因為,這些豆漿根本就沒煮熟!沒煮熟的豆漿,含有皂素、皂甙、紅細胞凝集素等有害物質,對消化道造成了傷害。
以上三種,都是對食物處理不當的實例,聰明的是不會中招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