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位於江南水鄉,這裏千條渠,萬條河,水域豐富,水產品眾多,當然最著名的要數螃蟹的養殖了,每到秋天,沿街每十步路之外必有壹螃蟹攤,賣的人多,但是買的人更多,大家都像是約好了似的,每個人家每個星期都要消耗幾斤螃蟹,好像不吃螃蟹,這壹年就白過了似的,甚至許多人不惜從大老遠趕來,就為了買幾斤螃蟹。
螃蟹作為當代美食,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但是這壹人間美味,古人有福消受嗎?又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吃螃蟹的呢?史書雖無記載,從壹些文字作品中我們還是能夠壹窺究竟的。
《紅樓夢》成書於清初乾隆年間,曹雪芹以自己家族為原型,以自己幼時生活經歷創作了此書,從書中我們得知,螃蟹那時已經擺上了士大夫家的餐桌了,從書中兩次吃螃蟹的描寫來看,當吃螃蟹早已平常事了。
吃螃蟹最早的歷史應該追溯到北宋時期,這還和壹個淒美的愛情故事有關,就是我們從小熟悉的《白蛇傳》,杭州壹年輕公子名喚許仙的,壹次無意間救了壹條白蛇,後來白蛇修練成人,找到許公子前來報恩,二人結成夫妻。
夫妻恩恩愛愛,生活甜蜜美滿,誰知半路上蹦出壹個法海,上演了壹出水漫金山,最後白娘子被壓到雷峰塔下,而法海因為破壞別人的姻緣,被世人不容,法海於是躲入了螃蟹中,世人因為痛恨法海,抓來螃蟹,放入鍋中大火烹煮,螃蟹被煮熟了,全身通紅,雖是如此,世人似乎還不解恨,將其大卸八塊,食盡其肉。
誰知這壹吃法,被我們充滿智慧的老祖宗壹代又壹代流傳了下來,後人漸忘吃螃蟹的緣由,但是其美味卻被壹代又壹代人記了下來,壹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