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因素之中,有壹個似乎是不言自明的:麻辣燙需要豐富的食材供食客選擇,而東北有著令各省市區域都羨艷不已的豐富物產。
作為***和國最大的糧食產區,沃野千裏的黑土地不僅賦予了三省人民富饒的物產,也潛移默化的構築了滋味濃郁的地方飲食風格。
生於東北的人,言談之中,對於家鄉菜的醇濃鮮香、味美量足,總有壹種滿溢胸中的自豪。然而造化弄人,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取代鄉土氣味中的東北菜肴登堂入室的,反倒是街頭巷尾寥寄閑情的小吃。
時至今日,興盛於東北的麻辣燙美食已經占領了絕大多數人口稠密的地區,過去的壹年裏。北上廣深四大壹線城市之中,形式各異的麻辣燙店面已經合計超過壹萬壹千家。
大半個中國之外,也唯有食辣底蘊最為厚重的貴州和四川,還在苦苦支撐。?
強勁的表現之外,有趣的是,以總體印象來看,東北人對於辣味似乎並沒有格外的青睞,麻辣燙領域的“泰鬥”級人物楊國福在接受采訪時,更是自稱“現在不太能吃辣,壹吃辣都會拉幾天肚子。”?
和安藤百福創造方便面的故事不同,麻辣燙領域的這位創始人,在創業之初並沒有對這壹美食展現出過分的嗜愛,恰恰相反,據他本人的回憶,在這段塵封的往事的最初,並不是自己愛上了麻辣燙,而是麻辣燙遇見了自己。?
從上世紀80年代四川壹只盛滿紅油的鋁鍋,到現在涵蓋繁復鍋底品類的美食。這壹盞湯火悠悠晃過了哈爾濱無數個刺骨的寒冬,並在遙距故鄉兩千余公裏的土地上完成了蛻變,最終成長為了國民級別的美食。
時至今日,淡化掉川渝色彩的麻辣燙,雖然再難以俘獲兩地的人心,然而,它已蛻變成為了新壹代國民餐飲的標榜,並遠渡重洋,在日本和韓國征服了無數食客。
從這個角度來說,麻辣燙擁抱東三省的這壹過程中,它失去的是“川味”,贏得的卻是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