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套養黃鱔和泥鰍的養殖池塘,需選擇避風向陽、環境幽靜、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或上池,或在水庫、堰塘、小溝、河流中網箱築巢,面積25 ~ 150平方米。在水泥池間作的情況下,應在放苗前進行脫堿,使黃鱔苗和泥鰍苗得以放苗。如果用土池養殖,要求土壤堅硬,池底夯實。池塘深度為0.8 ~ 1.5m,無論是水泥池還是土池,池底都要填壹層30cm的肥泥,有機質多的肥泥最好,有利於黃鱔和泥鰍挖洞。建池時應設置進出口,水深保持在15 ~ 20cm。出入口要用魚網紮緊,防止鱔魚、泥鰍出逃。放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對養殖池進行徹底消毒,放苗前3 ~ 4天排幹池水,再註入新水。育苗是黃鱔與泥鰍套種的關鍵。黃鱔苗種最好選擇人工培育馴化的深黃色大黃鱔或金色小黃鱔,而不是雜色黃鱔苗種。每公斤黃鱔苗60 ~ 80尾為宜,放養密度壹般為1 ~ 1.5 kg/m3。黃鱔苗種按1/10的比例,20天後放入泥鰍苗種,最好放入泥鰍苗種進行工廠化養殖,因為人工養殖的黃鱔苗種成活率高。飼餵配合飼料,需要先安裝飼料箱,飼料臺可以是木質的,也可以是塑料的。面積取決於泳池的大小,應該在泳池水面以下5厘米。黃鱔苗種放流後,前3-6天不投餵飼料,黃鱔適應環境後,第4-7天投餵飼料,最好在每天下午7點左右投餵。黃鱔和泥鰍的人工飼養以配合飼料為主,適當投餵壹些蚯蚓、田螺和黃粉蟲。自制配合飼料的配方為:魚粉21%,餅粕19%,能量飼料37%,蚯蚓(幹品)12%,礦物質1%,酵母50%,復合維生素2%,粘合劑3%。每天投餵1 ~ 2次,利用定時定量的原理,尾重20克的黃鱔苗壹年可長到0.25 ~ 0.3公斤。泥鰍主要以黃鱔排出的糞便和養殖池塘中取之不盡的飼料為食。每天餵壹次麥麩就能滿足泥鰍的食量。科學飼養管理5-9月是黃鱔和泥鰍的生長旺季。這期間我們應該做些什麽?勤奮?然後呢。還好嗎?,即勤巡視泳池,勤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黃鱔和泥鰍都是晝伏夜出,應仔細觀察黃鱔和泥鰍的生長動態,以便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同時水質要保持新鮮,pH值在6.5-7.5之間。
做好防病實踐證明,黃鱔壹旦患病,治療效果往往較差。這就要求農民防病第壹,治病要早。全池壹般可灑濃度為百萬分之1-2的漂白粉,定期用粉冰靈、黃鱔對全池進行消毒,預防疾病,每年春秋兩季可使用水晶敵百蟲驅蟲。
通過對黃鱔養殖新方法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黃鱔和泥鰍套種效益好,這是我們平時養殖需要註意的,平時養殖也要註意管理方法,多方面促進效益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