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饑荒食譜 - 桂附地黃丸可補腎陽,治陽萎,但與7種中成藥同服會變成毒腎之藥

桂附地黃丸可補腎陽,治陽萎,但與7種中成藥同服會變成毒腎之藥

桂附地黃丸由肉桂、附子(制)、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組成。具有溫補腎陽的功效。用於腎陽不足,腰膝痿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飲喘咳。

桂附地黃丸有溫陽補腎的作用,對於腎元虧虛所致之疾患極為適宜。腎虛的癥狀在功能方面表現為:腎臟功能降低,性興趣降低,“羊尾”(羊=陽、尾=痿)或者能起來硬度卻不夠,不能完成性生活。“棗械”(棗=早、械=泄)、遺精。其中的肉桂、附子在溫補腎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附子的毒性卻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安全因素,下面介紹壹下附子的毒性。

附子中毒癥狀 :口腔灼熱,發麻(從指頭開始漸達全身),惡心,可能嘔吐,流涎,疲倦,瞳孔散大,呼吸困難,脈搏弱而緩,面色發白,皮膚冷而粘, 可能突然死亡 。附子的主要成分是烏頭堿,烏頭堿的毒性極強, 炮制能去掉附子的部分毒性,但依舊有毒性,所以臨床使用要謹慎。

附子雖然是溫補腎陽的良藥,但是如果過量服用對腎就變成可怕的毒藥了,附子的腎毒性主要表現為腎小管腎炎、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甚至腎衰竭,嚴重者有蛋白尿、血尿、以及急性腎衰竭。 所以在此提醒各位服用含有附子的中藥制劑千萬不能同時服用含有附子的其它中藥制劑。

含有附子的中成藥有下面幾種

1、 金匱腎氣丸

成份:地黃、山藥、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澤瀉、桂枝、 附子(制) 、牛膝(去頭)、車前子(鹽炙)。

2. 附子理中丸

成份: 附子(制) 、黨參、白術(炒)、幹姜、甘草。

3 .桂附理中丸

成份:肉桂、 附子(制) 、黨參、白術(炒)、幹姜、甘草。

4、 參桂理中丸

成份:肉桂、 附子(制) 、人參、白術(炒)、幹姜、甘草。

5、 烏梅丸

成份:烏梅、 細辛、幹姜、 黃連、 當歸、 附子 、(去皮,炮,) 蜀椒、桂枝(去皮)、 人參、 黃柏。

6、 補腎填精丸

成份:人參、鹿茸(酒炙)、牛鞭(滑石粉燙)、狗鞭(滑石粉燙)、黃芪、當歸(酒炒)、肉蓯蓉(酒炙)、陽起石(煆)、枸杞子、杜仲(鹽炒)、 附子(制) 、菟絲子、熟地黃、淫羊藿、韭菜子。

7、 右歸丸

成份:熟地黃、 炮附片 、肉桂、山藥、酒茱萸、菟絲子、鹿角膠、枸杞子、當歸、鹽杜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