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饑荒食譜 - 據說生完孩子痛經會好轉。有什麽科學依據?

據說生完孩子痛經會好轉。有什麽科學依據?

我初中有月經,壹兩年後痛經。疼的時候不能去上課,只能回宿舍躺著。後來上班也有壹邊捂著肚子壹邊跟老板請假的情況。為了治療痛經,試過很多藥,烏雞白鳳丸,月月舒顆粒,當歸片。有的壹開始有效,後來無效,有的直接無效。關鍵是要按療程服用。太麻煩了。吃了就不吃了。很疼。隨著我的長大,家人開始安慰我“沒事,痛經,剛生完孩子。”

後來這句話也被家人用來催婚。後來終於生了孩子。雖然沒有順產成功,但也經歷了很多痛苦。據說痛經還是有好處的。據說生孩子有10級的痛。為什麽我感覺痛經只比平時痛壹點點?寶寶出生後,我又會特別註意經期,會很用心地感受小腹的感覺——“還疼嗎?”不用說,雖然我還是覺得腹部異常的冷,需要敷熱水袋或者按熱水袋才能感覺好壹點,但是那種經常出冷汗的深夜入睡的痛苦,好像飄在半空中,好像真的離我很遠。

從痛經到不那麽痛,這壹切真的是生孩子的好處嗎?

生孩子是痛經最好的藥嗎?為什麽這麽神奇?

本著研究的精神,我查了資料。

原來不是所有痛經的孩子都能治好。那要看妳痛經是什麽樣的了。

如果是原發性痛經,生完孩子後大部分都不會感覺到疼痛。因為原發性痛經的原因是宮頸管狹窄或子宮太後,導致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出不暢。在分娩的過程中,宮頸會擴張變大,子宮內膜碎片流出變得順暢,自然就不會出現痛經。回想我痛經差不多是在第壹次月經後壹兩年,應該屬於原發性痛經。

如果是宮寒引起的痛經,生完孩子後可以緩解,但是子宮內的寒氣被孩子帶走了,可能會導致孩子體質偏寒甚至臍疝。如果子宮太冷,就會被瘀血阻滯,排出不暢就會發生痛經。我想我可能也有宮寒的癥狀。壹般吃了當歸片或者艾灸之後,我的假期就沒那麽多血塊了,也就沒那麽疼了。

如果是病理性的,比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引起的痛經,產後月經恢復後,這些病變會重新出現,再次引起痛經。這種痛經不是生了孩子就能改善的。

可見,不同原因引起的痛經,生完孩子後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的不會改變。如果痛經多年,先去醫院找原因最重要,而不是寄希望於未來的“生孩子”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