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節。妳知道端午節的起源嗎?!我不知道!那我來告訴妳!妳還記得楚國的愛國將領屈原嗎?我來說說他吧!
戰國時期出國的屈原,學識非常淵博。他是楚王身邊的官員,他的形象使他的國家富強。昏君楚聽信奸臣,流放屈原。屈原在流放中,聽說楚國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深受其害。五月初五,他來到汨羅江邊,抱著壹塊石頭跳進了汨羅江。出國的人聽說屈原跳江了,都很難過。他們含著眼淚劃著船去打撈屈原,把粽子扔到河裏餵魚,希望魚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由來。
我來說說賽龍舟的起源吧!當時楚人不願意讓自己的賢者屈原死去,於是很多人劃著船追上去救。他們爭先恐後地追趕,可是到了洞庭湖就沒有了蹤跡,因為那是賽龍舟的起源,然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紀念。劃龍舟驅散河裏的魚,以免吃了屈原的屍體。比賽的習慣盛行於吳越和楚國。賽龍舟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的臺灣省。當時臺灣省的行政長官江在臺南市的鶴溪半月池舉辦了壹場友誼賽。現在臺灣省每年五月五日舉行龍舟比賽。
孩子們必須掛香包。孩子們在端午節戴香包,不僅有辟邪驅邪的意思,還有用頭點綴的風格。香囊內含朱砂、雄黃、香藥,用絹布包裹,香氣四溢,再用五色絲線系成壹繩,做成壹串形狀各異,各種精致,引人註目。
還有端午節掛艾葉、菖蒲的習慣: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用菖蒲、艾葉、石榴花、大蒜、龍船花做成人形,叫艾人。在大廳懸掛艾葉,剪成老虎形狀或剪成老虎的絲帶,貼上艾葉,婦女們競相佩戴以驅邪。用菖蒲作劍,插在門楣上,有驅鬼的神奇功效。
端午節有很多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