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心菜最原始的品種是普通卷心菜。與紫甘藍相比,它的白菜球青白色,有大有小。小的不到壹斤,大的幾斤。從口感上來說,小頭的白菜更好,所以在市場上,小頭的白菜價格更高。另壹方面,幾公斤的白菜有時也能便宜到幾毛錢壹斤,可以和上市高峰期的大白菜相提並論。
白菜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很多城裏人只是叫它“白菜”。所以大家平時說的白菜,其實只是指白菜這個品種,並不包括紫甘藍、西蘭花等其他品種。除了白菜,還有人會叫它白菜,和白菜差不多,不過是另壹種說法罷了。在其他地方,大白菜會被稱為“牛心菜”,大概是因為牛大,所以才會起這個名字。
白菜作為壹種常見而廉價的蔬菜,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主客”。它的做法也很簡單,即使是油炸,也可以做得非常好吃。另外,還有壹道名菜叫“手撕白菜”,其實就是主料。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卷心菜味道更好。白菜除了炒,也適合和肉片壹起炒。因為葉子吸收了肉的汁液,口感會變好,同時也能減少肉的油膩感。
白菜的市場價格不高,但好在種植門檻低,產量比較高,還是有不錯的種植效益的。白菜產量主要是品種決定的,除了種植管理。壹般來說,早熟品種產量會比較低,畢竟生長期也短,壹般畝產1600~2000斤;中熟品種產量會高壹些,壹般是畝產1800~2400公斤;至於晚熟品種,產量更高,達到3000~3500斤。所以,如果目標是追求高產,建議選擇晚熟品種。但晚熟品種也會存在上市過於集中、市場價格過低的問題。所以綜合考慮之下,要具體分析選擇哪個品種。
收獲白菜時,需要保留至少兩片底葉,即所謂的“蓮座葉”。這不是為了增加菜的重量,而是為了保持新鮮,保護丸子。帶底葉的白菜可以存放更長時間,白菜球的外觀會更好,表面也不容易被劃傷或損壞。這種白菜無疑在市場上更受歡迎。所以種白菜的時候,不僅要平時精心管理,收獲的時候也要非常註意,壹定要留好底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