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饑荒食譜 - 怪異蟾蜍有什麽危害?

怪異蟾蜍有什麽危害?

壹個環境組織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抓到了壹個體積龐大的雄性毒蟾蜍(又名癩蛤蟆)。從該組織公布的圖片上看,這個大蟾蜍足有壹只小狗那樣大。據稱,這只蟾蜍伸開腿長達40厘米,蜷縮著身體有20厘米,個頭相當於壹只小狗或壹個小足球。它的體重為840克,是其同類的二倍,算得上是澳大利亞境內被抓獲的最大個的蟾蜍或者蛙類動物。

壹般來說,身材巨大的癩蛤蟆多為雌性,因此上述巨大的“雄性癩蛤蟆”頗為罕見。

20世紀30年代,澳大利亞從南非引進了這種甘蔗蟾蜍,來幫助農民對付自家甘蔗種植園內猖獗的甲蟲災害。但後來人們發現它們在消滅害蟲的同時,更對當地脆弱的生態系統構成了嚴重威脅。很多動物,包括蛇、小狗甚至小鱷魚都因為吃了有毒蟾蜍而壹命嗚呼。無奈之下,人們決定清除它。

承擔捕殺任務的工作人員首先通過強光照射的方式讓它們失明,繼而將其捕獲,然後再用二氧化碳為它們實行“安樂死”,後通過特殊的處理裝置,把它們轉變成無毒的液體化肥。

統計數字顯示,澳大利亞境內生活著近2億只野生蟾蜍。近年來,這些蟾蜍已開始從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向東部“進攻”,其推進速度大約為每年40公裏左右。很多有毒蟾蜍加速繁殖的同時,壽命也在延長,活動能力更是越來越強。

動物專家稱,甘蔗蟾蜍的卵和蝌蚪均帶有毒性,成年蟾蜍由耳後腺分泌毒液,毒液可通過受害者的眼睛、嘴和鼻子進入體內,導致劇痛、暫時失明和發炎。澳大利亞地方政府表示,居民若購買捕捉毒蟾蜍的工具在家中捕殺毒蟾蜍,可以得到30澳元(約24美元)的退款。據悉,這項捕捉計劃實施後,壹些地區毒蟾蜍的數量已減少了70%以上。

不過,有科學家認為,人類的捕殺行為可能促使毒蟾蜍的繁衍行為更為旺盛。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毒蟾蜍能產下數量龐大的受精卵,這樣當周圍的同類減少時,它們的生存能力反而可能會變得更加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