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合與苦味食物同食。
我們都知道猴頭菇的烹飪要求很高。家裏做的很多猴頭菇都有點苦味,生活中很多食物也有苦味。因此,這兩種食物不宜同食,以免苦味過重,嚴重滋養消費者的食欲。
常見的苦味食物有:苦菜、苦瓜、黃瓜和壹些中藥。
不能和野雞壹起吃。
所有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猴頭菇不宜與野雞同食,可能會引起出血,但可以與雞肉同食,沒有相應的副作用。
吃什麽最好?
猴頭菇在生活中不同於普通的蘑菇食品。這種食物直接吃味道不好,營養吸收不高。很適合用動物肉煮湯,可以增強彼此的鮮度和香味。
與猴頭菇同食的常見食物有:雞肉、豬肉、排骨、豬骨等。
鮮猴頭菇怎麽處理比較好
如果要處理新鮮的猴頭菇,應該先曬幹,或者自然風幹,這樣可以去除猴頭菇中的水分,這樣可以使猴頭菇的保存期更長。也可以讓猴頭菇磨成粉,如果家裏有腸胃不好的人,可以吃壹些含有猴頭菇粉的水或者直接放入湯裏,做成猴頭菇濃湯。猴頭菇還是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的。
吃法:肚片炒猴頭菇。
材料:猴頭菇幹30克,熟豬肚260克,韭菜80克,植物油,香油,精鹽,味精,糖,胡椒粉,料酒。
制法:將幹猴頭菇用溫水浸泡,洗凈,沿刺切片,放入沸水鍋中去苦味,取出幹水;將煮熟的豬肚切件。炒鍋用植物油燒熱,將煮熟的豬肚片、猴頭菇片翻炒,加入料酒、精鹽、糖、味精、韭菜,倒入香油,炒勻,裝盤,撒上胡椒粉。
功效:助消化,補虛損,健脾胃。
白菜炒猴頭菇
材料:猴頭菇800 g,火腿片20 g,白菜心120 g,雞蛋2個,蔥片,姜片,精鹽,濕澱粉,雞湯,熟豬油。
制法:將猴頭菇沿刺切片,放入沸水鍋中浸泡10分鐘,取出,控幹水分,放入碗中,加入蔥片、姜片、精鹽、雞湯,放入籠中蒸35分鐘,取出湯汁,撈出蔥、姜,將澱粉、雞湯加濕放入雞蛋清碗中調成糊狀。
功效:開胃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