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9莧菜的學名。穗花莧(圖40)。
圖40籽粒莧黑木耳學名多花籽粒莧(圖41)。
圖41多花莧菜學名Rox B .科屬分類:過路黃科,莧菜屬。形態特征:莧菜高度10 ~ 50cm;莖直立,四棱形,多分枝,淡紫色,翅窄。葉對生,生於上半部分或側枝,有時稍互生。葉披針形、倒披針形或長方形。較大的生在莖上,有時長可達5厘米,寬1.2厘米。較小的生在側枝上,長0.6 ~ 3厘米,寬0.2 ~ 0.6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圓,基部楔形,側脈不明顯。幾朵花形成腋生聚傘花序,通常緊密。總花梗短,長約0.1厘米或近無,花梗長0.1 ~ 0.2厘米,花極小,長0.1 ~ 0.2厘米,紫紅色。苞片線形鉆形,萼筒鐘形,4齒,裂片三角形,比萼筒短2 ~ 3倍,結果時半球形,包圍蒴果下部,通常無花瓣;雄蕊通常4,貼生於萼筒中部,與萼裂片等長或稍短。子房球形,花柱極短或無。蒴果球形,紫紅色,直徑約0.1 ~ 0.2厘米,中部以上不規則開裂。種子很小,接近三角形,黑色。耳莧與莧菜的區別是葉無柄,線形或狹披針形,長1.5 ~ 5厘米,寬0.3 ~ 0.5厘米,基部心形,耳形。花腋生,排列成松散的聚傘花序,通常3 ~ 7朵花,總花梗細,長0.3 ~ 0.5厘米。苞片和小苞片2。線性。花瓣4片,淡黃色或白色,長約0.1 ~ 0.2厘米,早落。雄蕊4 ~ 6,花柱長或等於子房。多花莧菜和耳莧的區別是:莖下葉基部呈楔形,聚傘花序密集;花小,壹般15以上。總花梗很短,長約0.1 ~ 0.2厘米,有花瓣。花柱比子房短,長約0.1厘米,蒴果直徑約0.1 ~ 0.2厘米。
生物學特性1)休眠與萌發種子有休眠期。雖然它們在冬天被釋放,但莧菜是壹種水生雜草,種子萌發需要高水分。在土壤水分過飽和或稀薄時發芽較好,濕潤時發芽較少,幹燥條件下不發芽,所以發生期較晚。由於種子較小,只能在淺層萌發,萌發起始溫度為65438±06℃,但低溫萌發較慢,平均溫度在20℃以上,萌發期較長,整個水稻生長期均可發生。2)營養生長莧菜在淺水中生長良好,但在潮濕狀態下生長較差。在長期潮濕的條件下,植物長得很短,不分枝。莧菜耐陰、強光,喜生長在稻田。然而,仍然需要足夠的光線。水稻閉秧前出現的莧菜長勢較好,而水稻生長中後期出現的莧菜由於遮蔭過多,長勢較細,植株較短。莧菜和多花莧菜與水稻前期相對高度可達0.8以上。3)開花結果莧菜是短日照植物。稻田中,花期為8月至10月,結果期為9月至10月。莧菜發生在水稻中後期,但在稻行遮蔭下仍能開花結實,但結實量較少。
莧菜、莧菜、多花莧菜的分布與危害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黃河流域的河北、陜西、甘肅也有分布。常混生於稻田,多發生於灌溉條件好、水淺的稻田。它們常與節儉菜、外來菜形成群落,成為水稻生長後期的重要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