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掛綠在文獻中有正式記載已有400多年。據乾隆年間縣誌記載,發源於增城新塘四望崗。後來嘉慶年間,由於官員的騷擾和百姓不堪重負,把青荔枝全部砍光。好在縣城西郊賽昂基(今黎城掛綠廣場)只剩下壹棵樹,西園掛綠彌足珍貴。2001和2002年創下天價,打破吉尼斯紀錄。
增城掛綠是廣東增城的特產,是荔枝的稀有品種。增城掛青品質好,適應性強。綠色的荔枝果實扁而圓,不太大。花梗有壹個像綠豆壹樣的小果實;蒂兩側果肩凸起,果粒小的壹側略高,稱為龍頭,另壹側稱為鳳尾。果實成熟時,呈紅紫色,壹條綠線直穿到底,因而獲得“掛青”的稱號。其漿嫩、脆、甜、香,其特點是凝脂而不溢漿,用紗裹之,紙隔夜不枯。
歷史淵源
增城掛綠荔枝因其殼紅如朱砂、下綠如清波而得名,因其“果肉晶瑩、潔白如玉、質地酥脆、香甜微香”而被世人視為荔枝中的珍品。相傳明朝的尚書詹若水從著名的荔枝之鄉福建鳳亭回到廣東,在廣東栽培了壹種著名的荔枝品種“尚書槐”,其後代栽培“掛青”。
到了宣彤年底,西苑縣就只剩下壹個稀罕人了。這棵樹的果實在1955年是37公斤,之後由於“年老”產量下降,直到1979年冬天最後壹根樹枝枯萎。幸運的是,老樹頭長出了新枝,並在90年代重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