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含義有兩種,壹指平分秋季,二指平分晝夜。
秋分節氣既是壹個秋報社稷的重要農業節氣,也發展出了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天體崇拜內涵,還表現了中國古人順應時節建構社會秩序的努力。在這樣的節氣內涵中,我們充分領會到了中國古人對自然的尊重,對生命的熱愛。
秋分是與春分、夏至、冬至齊名的四大節氣之壹,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6個節氣,也是秋季第四個節氣。“秋分”壹詞有兩種含義,壹指平分秋季,也就是說,到秋分時,秋天已經過半;二指平分晝夜,此時太陽在黃道上運行到達黃經180°,太陽光幾乎直射赤道,地球上大部分地區晝夜均等。
秋分是壹個內涵相當復雜的節氣,涉及到農事、天文、人事諸多方面,集中表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熱愛生命的態度和情感。
分首先是壹個非常重要的農業節氣,是秋收、秋種、秋耕的“三秋”大忙時節。壹方面,“萬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文子·上仁》),秋分是大多數作物的收獲時節,比如東北地區於秋分時開始收割水稻、玉米、高粱、大豆和甘薯,而華北地區的秋收農事已近結束;另壹方面,秋分也是冬小麥等作物的播種時間,華北地區有諺語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秋分還是南方多地雙季晚稻抽穗揚花,決定其能否高產的關鍵時刻,需要加緊田間管理。因此有農諺說:夏忙半個月,秋忙四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