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糕
年糕也是河北傳統的春節食品。在壹些地方,年糕也被稱為“年糕”,在中文諧音中有“壹年比壹年高”的意思,表明人們期望壹年比壹年過得更好。年糕通常由糯米粉和黃米粉制成,分為黃米糕和白米糕。年糕的吃法可以和菜、肉壹起煲湯,也可以和桂花、玫瑰花壹起蒸。據說年糕最早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後來逐漸成為春節食品,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3.雲吞
過年吃餛飩取其本義。傳說盤古開天辟地,結束了混沌狀態,導致了宇宙的產生。然後取“餛飩”和“泥囤”的諧音,表示食物滿囤。
4.長面條
長壽面,春節吃長壽面,意味著可以活壹百歲。古時候面食叫餅,所以很久以前面湯也叫湯餅。它的做法是把面條撕成碎片,扔進鍋裏,類似於現在北方吃的“烏鴉頭”和“猴耳朵”。唐朝以後用搟面杖,然後開始出現長面、掛面、短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