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爬山: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壹就是爬山。因此,重陽節也被稱為升天節。爬哪裏沒有統壹的規定。壹般就是爬山和登塔。
3.佩角:重陽佩角的習俗,從唐代到南北朝最為盛行。人們認為重陽節插山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者戴在手臂上,或者做壹個香囊,把山茱萸放在裏面,叫做山茱萸包,有的插在頭上。大部分是婦孺穿的,有些地方,男人也穿。
4.放飛紙鸮:放飛紙鸮是徽州慶祝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飛紙貓頭鷹是徽州民間重陽節的主要特色。紙風箏是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號。五代以前,北方習慣叫紙鳶,南方叫風箏。徽州的紙鳶明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名,有南北雜糅的味道。
5.喝菊花酒:在重陽節,中國有喝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視為重陽必飲、消災祈福的吉祥酒。
6、吃重陽糕:重陽的飲食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北方吃重陽糕的風特別大。糕與高諧音,吃它是為了吉利,所以受到人們的青睞。
7.重陽節的寓意在於尊老和團圓。重陽節在每年九月的第九天舉行。在古代,九是壹個非常高貴的數字。它與九九諧音,表達了人們希望長壽的美好願望。在現代,重陽節被定為老人節,倡導人們尊敬和愛護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