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吃粽子的由來和傳說端午節妳們是怎麽吃粽子的?

吃粽子的由來和傳說端午節妳們是怎麽吃粽子的?

1,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人們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屈原。

2.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對抗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采納,卻被罷官發配到偏遠地方。

3.楚國快要滅亡的時候,農歷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羅江自盡。

4.屈原投河自盡後,楚人為了防止河裏的魚、蝦、龜、蟹吃屈原的屍體,就把美味的食物扔進河裏。就這樣,年復壹年,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到端午節,人們就把食物扔進河裏祭祀屈原。

5.壹天晚上,壹個老人在夢裏夢見了屈原,問他:“我們扔給妳那麽多食物,妳吃了嗎?”屈原說:“妳給我的米都被那些魚、蝦、龜、蟹吃了。”老人問:“我怎麽能不被他們吃掉呢?”

6.屈原說:“妳用竹葉把米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頭餃子。他們以為是菱角,不敢吃。”

7.在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像屈原說的那樣,把尖尖的粽子投入汨羅江。然而端午節過後,屈原給老人做了壹個夢,說:“謝謝妳送我那麽多粽子,我都吃了。但大部分還是被魚、蝦、龜、蟹吃了。”

8.老人問屈原:“我們還能做什麽?”

9.屈原說:“送粽子的船要打扮得像成龍,因為魚蝦龜蟹都是龍管轄的,不敢吃龍王的。”

10.從此,每年端午節,人們劃著龍舟去汨羅江邊送粽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