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為什麽屈原會在端午節跳河?

為什麽屈原會在端午節跳河?

屈原在端午節跳河的原因如下:

屈原跳河的原因:

楚國都城被秦軍攻破後,屈原投水汨羅江,為楚而死。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楚漢十九年,秦將司馬錯攻楚,楚割讓尚勇、漢北;第二年,攻楚,取邪靈、鄧、西陵。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杜瑩又被田雷攻陷,楚襄王只好帶著統治貴族“魚寶陳城(今河南淮陽縣)”倉皇出逃。在極度沮喪和徹底絕望的狀態下,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這壹年大概是楚清襄王二十壹年(公元前278年),屈原大概六十二歲。

擴展數據:

相傳,屈原主張起用人才,賦予權力,使富有,並力主聯合抗秦,遭到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逐出京城,流放到沅湘流域。流放期間,他寫了《離騷》、《田文》、《九歌》等詩,憂國憂民。

公元前278年,秦軍入侵楚國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痛,但又不忍心壹直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最後壹首詩《懷沙》後,抱著壹塊巨石投入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壹曲波瀾壯闊的愛國樂章。

屈原投河自盡後,當地人民聽到消息後立即劃船求救.....但是屈原的屍體壹直沒有找到。為了寄托哀思,人們在江河上劃船,後來逐漸發展成龍舟比賽。百姓怕河裏的魚吃了他的屍體,就回家帶飯團扔到河裏,防止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吃粽子成了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