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準備好鍋竈,常用銅制鍋熬制糖稀,如果找不到,用壹般的鐵鍋也可以。另外備好白砂糖、清水、竹簽、勺子等以備使用。
二:把壹個銅鍋放在火上,加入適量清水,再放入白砂糖。水與糖的比例是2比1。也就是說放兩份水,放壹份白砂糖。
三:糖放好後,用勺子輕輕攪拌壹下,利於糖的溶解,也防止粘底或者焦化。
四:開始大火加熱,使水溫要快速升高,為的是使糖溶解在水中。這壹過程不要太慢,此時可見糖粒慢慢變小直至消失,完全成為糖的溶液。
五:隨著水溫升高,糖液開始翻動。水開之後,水蒸汽開始排到空氣中。這時,糖液的溫度逐漸變高,糖液中的水分逐漸減少。
六:這時候溫度還不夠。熬糖的合適溫度是色澤稍微變黃,大泡變為小泡就差不多了。
七:可以做以下實驗:
1:用勺子舀出來壹些糖稀倒在石板上,能扯出均勻的牽絲並能迅速凝固硬化就是熬好了。
2:用竹簽在糖稀裏沾壹下並迅速放在冷水裏,停5秒鐘拿出來,放在嘴裏嘗壹嘗,如果嘎蹦脆就是熬制好的標誌。
八:在糖稀將好未好之際最為關鍵,壹旦確認,應迅速調整火候變小,不要含糊。壹旦遲疑,就有可能前功盡棄,要麽是還糖,要麽是糖稀的顏色太深,焦化,甜味變淡、消失,甚至發苦。
九:熬糖的目的是把糖液攤成糖片,以便在糖畫繪制中使用。把糖液澆在石板上,冷卻變成糖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