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雪是怎麽形成的?

雪是怎麽形成的?

水汽想要結晶,形成降雪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壹個條件是水汽飽和。空氣在某壹個溫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飽和水汽量。空氣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叫做露點。飽和的空氣冷卻到露點以下的溫度時,空氣裏就有多余的水汽變成水滴或冰晶。因為冰面飽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長所要求的水汽飽和程度比水滴要低。也就是說,水滴必須在相對濕度(相對濕度是指空氣中的實際水汽壓與同溫度下空氣的飽和水汽壓的比值)不小於100%時才能增長;而冰晶呢,往往相對濕度不足100%時也能增長。例如,空氣溫度為-20℃時,相對濕度只有80%,冰晶就能增長了。氣溫越低,冰晶增長所需要的濕度越小。因此,在高空低溫環境裏,冰晶比水滴更容易產生。

另壹個條件是空氣裏必須有凝結核。冰晶是雪花開成時的必要介質,它是天空中雲層的壹種物質,它以壹些塵埃為中心從而與水蒸氣壹起在較低的溫度下形成壹個像冰壹樣的物質,在冰晶增長的同時,冰晶附近的水汽會被消耗。 所以,越靠近冰晶的地方,水汽越稀薄,過飽和程度越低.這樣就會形成冰花,下到地上來就成了雪花了 。

下雪的溫度是不壹定的,也有可能略大於0度(在地面),要看看空氣濕度,看看冰晶在高空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