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植物特性
野生艾蒿為菊科、蒿屬植物,別名“英臺”、“艾蒿”、“艾葉”等。常見品種有生艾蒿、陳艾、熟艾蒿、青艾蒿,主要分布於蒙古、朝鮮、蘇聯等國,日本有栽培,目前在我國也有廣泛栽培。
野生苦艾看起來像
野艾草綠色,莖單生,基部稍木質化,葉被灰白色柔毛。開花時頭狀花序橢圓形,無柄,花冠窄管狀,花柱細長,花藥窄線形,瘦果長圓形或長方形。
形態特征:野生艾葉紙質,莖下部葉近圓形,羽狀深裂,兩側各有裂片,呈橢圓形,幹燥後背面多為黑褐色或鐵銹色。
根長什麽樣:野生艾草主根明顯,略粗且長,差不多1.5 cm粗。它有許多側根,通常地下有根莖。
描寫野生苦艾的句子
1,《本草》記載:艾草味苦性溫,宜補脾、補肝腎、艾草莖。除了能熬成湯劑祛病外,中醫在針灸時還經常用絞好的艾葉固定在針端,點燃後作為輔助治療。
2.方便我媽下午三四點在野外大量采集艾草,曬幹,碾碎。她為女兒縫制了幾個精致的艾蒿枕頭。如今,她的女兒壹直用它們當枕頭,所以她的女兒總能幸運地避免春秋兩季孩子容易患的哮喘和咳嗽!
野生艾草圖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