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端午節的傳說很簡短。

端午節的傳說很簡短。

關於端午節的簡短傳說有兩個版本,如下:

傳說壹:傳說屈原死後,楚國人民悲痛萬分,紛紛湧到汨羅江邊祭奠屈原。漁民劃著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後來,人們怕飯團被龍吃掉,就想出了用印楝葉包米飯,外面包彩色絲綢的辦法來發展粽子。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就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傳說2: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公元23-220年)孝順的女兒曹娥救了溺水的父親。曹娥,東漢上虞人。她的父親在河裏淹死了,幾天都沒有看到她的屍體。那時,孝順的女兒曹娥只有十四歲,日夜在河邊哭泣。17天後,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盡,5天後撈出父親的屍體。此事被傳為神話,後傳至縣知事府,使度仍立為豐碑,並令其弟子韓丹春作悼詞。

端午節的習俗

杭艾。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壹。家家戶戶都要掃庭院,把菖蒲和艾條放在門眉裏,掛在堂屋裏。菖蒲、艾葉、劉樺、大蒜、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仁、艾虎。它被制成花環和裝飾品,美麗芬芳,婦女們競相佩戴以驅邪。

龍舟比賽。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壹項重要活動。最初是古代越人祭祀水神或龍神的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流傳了兩千多年。根據歷史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開始的。可見,賽龍舟不僅是壹種體育運動和娛樂,更體現了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