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營養素都是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都是生命必需的物質。營養無差別其實是壹個偽命題,或者說是壹個普遍的基本概念。事實上,即使沒有營養上的差異,不同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也是不同的。
正規養殖場只使用規範的抗病藥物,這些藥物在體內也有代謝。吃藥後妳的肉有變化嗎?相反,土雞容易生病。關於激素,這個說法十幾年前就瘋傳了,但是辟謠了這麽久也沒什麽效果。
真正影響雞肉品質的因素:品種、年齡(大小和味道不單調)、烹飪技術和水平、妳吃的時候的心態。運動確實會影響肉質,但只是影響脂肪(蛋白質)的比例。不運動的胖子60%胖40%瘦,運動的胖子40%胖60%瘦。但是,胖還是胖。
土雞不僅僅比飼料雞好。雞的飼料也是根據動物的營養需求專門生產的,雞肉和土雞的營養成分差不多。而且飼料雞飼養時間短,肉質更嫩。
兩種雞肉的營養成分幾乎壹樣,本質也是壹樣的。雞肉中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幾乎相同,但它們之間的味道會完全不同。土雞更有嚼勁,飼料雞更容易燉。妳放心,營養沒有區別。即使有差異,也最多小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