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勒原產於亞洲熱帶、非洲和太平洋島嶼,約公元500年後在中國栽培。公元6世紀的《齊書·姚敏》中就有記載。羅勒在我國西北、西南、東北、東南都有分布。羅勒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不耐旱,不耐澇。最好種植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腐殖質壤土中。羅勒通過種子繁殖,也可以通過扡插繁殖。
羅勒在中國也被稱為九層寶塔。這壹名稱的由來主要是由於其重疊的花序像壹座寶塔。“九”的意思是形容很多東西。另壹種解釋是,九層寶塔開花時,花朵會以莖幹上的三個花頭為壹層生長,大約生長九層,故稱九層寶塔。
羅勒的形態特征;
羅勒有壹個圓錐形的主根和密集的須根。莖直立,鈍四棱形,上部稍有溝槽,基部無毛,上部反曲被微柔毛,綠色,常染成紅色,多分枝。
葉卵圓形至卵圓形長圓形,長2.5 ~ 5厘米,寬1 ~ 2.5厘米,先端略鈍或銳尖,基部漸窄,邊緣有不規則齒或近全緣,兩側近無毛,下側有腺點,側脈3 ~ 4對,從中脈上方或多或少明顯。葉柄伸長,長約65438±0.5厘米,近平,葉基具或多或少窄的翅,被微柔毛。
總狀花序頂生於莖和枝上,全株被微柔毛,通常長10 ~ 20厘米,由6花多鈸組成,下鈸相距較遠,相距可達2厘米,上鈸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