莨有兩個讀音,壹個是làng,壹個是liáng。
1、當讀音為[làng]時的釋義:
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黏性腺毛,並有特殊臭氣,有毒。葉和種子可供藥用。組詞,莨菪。
2、當讀音為[liáng]時的釋義: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塊莖,葉子狹長橢圓形,穗狀花序,蒴果有三個翅。塊莖外部紫黑色,內部棕紅色,含鞣質,可用來染棉、麻織品。
常見組詞:莨紗、莨綢、莨菪、薯莨、莨莠、莨苕。
筆畫順序:
擴展資料
莨的常見組詞釋義:
1、莨紗 [làng shā]:壹種提花絲織物,上面塗有薯莨的液汁,產於 廣東。穿著輕快涼爽,適宜作夏季服裝。又稱香雲紗。
2、莨綢 [liáng chóu]:黑膠綢。
3、莨菪 [làng dàng]: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呈塊狀,灰黑色,葉子互生,長橢圓形,花紫黃色,結蒴果。有毒。全草入藥。
4、薯莨 [shǔ liáng]: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塊莖,葉子狹長橢圓形,穗狀花序,蒴果有三個翅。塊莖外部紫黑色,內部棕紅色,含鞣質,可用來染棉、麻織品。
5、莨莠 [làng yǒu]:莨和莠,是兩種野草。常用以喻邪惡之人,或用以指雜草叢生的地方。
6、莨苕 [gèn sháo]: 壹種根據地中海沿岸植物刺茛苕的堅挺、多刺的葉子設計的建築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