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光漆器是山西省著名的傳統工藝品。作為壹種工藝畫用具,因手掌推出光澤而得名。平遙推光漆器是推光漆器的代表。
平遙推光漆器是中國四大名漆之壹,以掌推光和金漆技藝著稱。始於唐朝開元年間,盛於明清,距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平遙推光漆器是壹種天然的漆料——漆,廣泛分布於黃土高原,刮去樹皮後流出。
擴展數據:
平遙推光漆器的工藝特點
平遙推光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而精湛的壹套技藝。首先,選材很有講究,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油漆和木胎。前傳統平遙推漆器中使用的彩色顏料是從漆器和天然桐油中提煉出來的。木質材料壹般選擇造型好、材質優、不易變形的椴木。
其次,制造工藝細致復雜。木胎選定後“披麻掛灰”,即用白麻包裹木胎,再用豬血制成的磚砂漿抹面,可防止裂縫。
之後,為了拋光,用油漆塗輪胎。每次刷完後,用各種工具打磨,反復多次,直到漆面平整光滑。推光後壹定要放到陰涼處晾幹。接下來用金漆、彩畫、彩搓、堆漆、變色畫、馬賽克等各種技法繪制裝飾圖案。最後壹道工序是拋光,使漆器光亮如鏡。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推光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