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石膏粉50克,幹黃豆65438克,生植物油25克。
將幹黃豆浸泡6小時左右(中間換水2 ~ 3次),磨漿,去豆渣,放入鍋中煮沸,加入植物油,分散泡沫。另外用150g水融化石膏粉,將消泡後的豆漿洗入盆中蓋好,約1小時後即可得到。
四川豆花
豆花是四川農村常見的美味菜肴。
將大豆用水泡軟,用水磨成漿。有的地方先把幹豆磨成粉,再加水調成漿,省時,但出漿量少很多。
研磨後的漿汁用紗布過濾掉(再次加熱過濾,出漿率更高。),過濾後的汁液在鍋裏煮,就是我們早上經常喝的豆漿。
豆漿煮沸後稍冷卻,加入壹定濃度的鹽水或石膏水,快速攪拌混合物。當豆漿中產生絮狀物時,蒸籠隔板、薄木板、竹簾等板狀物體。用於將所有生成的絮體壓成壹個整體。幾分鐘後,鍋裏的豆漿凝固分層,上層是澄清的淡黃色液體,下層是白色的塊狀冷凝物。這種冷凝物內部疏松多孔,用筷子夾住容易碎。這是豆花。吃的時候配上農民特制的辣醬,開胃爽口,讓人食欲大增。
把豆腐用紗布包起來,上面壓壹個重物,把多余的水分擠出來,讓它更緊實,拿起來就不容易破了,就變成豆腐了。以前在四川農村,客人突然到來,來不及準備,往往會點豆花招待客人。吃完後,壹鍋豆腐往往吃不完,剩下的就會被壓成豆腐,然後做成其他菜,供下壹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