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魚翅就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壹種高檔食品,非富即貴,達官顯貴是享受不到的。現在漁業發達了,魚翅的價格也降了,但還是那種只會出現在高檔宴會上的菜。
人們認為魚翅可以滋補身體,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甚至抗腫瘤。被稱為魚翅的絲狀物質實際上是魚翅上的絲狀軟骨。基本上壹條鯊魚除了尾巴上半部分的所有鰭都被做成魚翅端上餐桌。魚翅被取走的常見鯊魚種類有黑鰭礁鯊、雙髻鯊、牛鯊、長尾鯊,甚至最大的大白鯊。
擴展數據:
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3億年就在地球上存在了,到現在已經4億多年了。在過去的50年裏,它們的數量減少了80%。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壹起位居魚翅進口量第壹,兩岸三地消費了全球近95%的魚翅。
在中國和海外華人生活區魚翅消費量劇增和捕撈技術提高的雙重作用下,鯊魚捕殺量在1997左右急劇上升。
漁船為了提高效率,追求利潤,會采取從活的身上取翅膀的方法。抓到鯊魚後,他們只會割下鯊魚的鰭,把還活著的鯊魚扔回海裏。沒有了鰭,鯊魚無法遊泳,只能逐漸沈入水底,淹沒在熟悉的海水中,葬身於其他捕食者的口中。
這種做法既殘忍,又極大的浪費資源,破壞生態環境,被許多國家明令禁止。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魚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