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長地帶。食用無毒蘑菇多生長在幹凈的草原或松樹、橡樹上,而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骯臟的地方。
2.顏色。有紅、綠、黑、藍等顏色鮮艷的毒蘑菇,尤其是紫色的,往往毒性很大,采摘後容易變色。
3.形狀。無毒蘑菇的菌蓋扁平,傘面光滑,菌蓋上無輪,下部無菌,有毒菌蓋中心凸起,形狀怪異,菌蓋厚而硬,柄上有環,柄細長或粗,易斷。
4.分泌物。撕掉新鮮野生蘑菇的柄,無毒分泌物清澈如水(部分呈白色),撕掉後蘑菇表面不會變色;有毒分泌物粘稠,呈紅褐色,撕開後在空氣中容易變色。
5.氣味。無毒的蘑菇有壹種特殊的味道,而有毒的蘑菇有壹種奇怪的味道,比如辣、酸、腥。
6.測試。采摘野生蘑菇時,可以用洋蔥擦蘑菇蓋。如果洋蔥變成藍棕色,證明它有毒,否則它是無毒的。
7.嘗試烹飪。煮野蘑菇的時候,放幾片燈心草,壹點蒜或者米飯壹起煮。蘑菇煮熟後燈心草變成藍綠色或紫綠色,有毒,變黃的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但不變則無毒。
8.化學鑒定。取采集或購買的可疑蘑菇,取出其汁液,用紙浸泡,立即加入壹滴稀鹽酸或白醋。如果紙變成紅色或藍色,它將是有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