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的來源傳說如下:
第壹種傳說是《佛本行集經》介紹說,釋迦牟尼佛成道前,曾嘗試過六年的苦行,不但毫無收獲,反而身心疲憊,於是放棄苦行,接受了牧羊女奉獻的乳糜,恢復了體力,在菩提樹下靜坐參悟,最終走向以智慧解脫的正道。
這壹天正好是農歷十二月八日。由於釋迦牟尼在這壹天成道,因此寺院每逢這壹天都用米、豆等谷物和棗、粟、蓮子等幹果煮粥供佛。
第二種傳說是相傳,臘月初八,是佛教開山祖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因此,古代各寺院在“臘八”這天,用蔬果和米煮粥,供奉神佛,並被尊為“佛粥”,供佛之後,再將粥分施給貧民。隨著佛教的流傳,吃臘八粥就慢慢地成了民間的壹種習俗。
到了南宋,“臘八粥”除了供佛外,它又是民間壹種盛行的食品,作為相互饋贈的禮物。大詩人陸遊的詩句:“今朝佛粥便相陵,更覺江村節物新”授是壹個佐證。
臘八節詳細介紹如下:
壹年壹度的傳統節日,臘八節快要到了。在中國,臘八是壹個極其重要的節日,因為它既是壹個典型的具有中國民俗文化傳統的節日,又是壹個源自佛教的節日。從臘月的初壹至初八,在杭州的各大寺院,都能喝的熱騰騰的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