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胰蛋白酶會幹擾蛋白酶對蛋白質的水解,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甚至刺激腸胃,還會引起嘔吐腹瀉。脲酶不是人體獨有的,攝入後對人體有害。
如果把豆漿煮開,這些有害物質就會被分解破壞,含量大大降低,這樣吃了就不會中毒了。但需要註意的是,煮豆漿時會出現“假煮現象”。
即豆漿由於皂角苷的作用,加熱到80℃左右時,皂角苷受熱膨脹,產生大量氣泡上浮,引起沸騰。我以為豆漿煮過了,其實沒煮。如果我吃了“假煮”的豆漿,也會引起中毒。
擴展數據:
防止豆漿“假煮”的方法是:不要往鍋裏灌太多豆漿,先用猛火,在泡沫快要溢出鍋的時候,用小火慢慢煮,直到泡沫逐漸消失。果肉真正煮沸後,皂素等有害物質已經消除,才能飲用。
生豆漿中毒潛伏期很短。壹般30分鐘到1小時。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脹、腹瀉。可伴有腹痛、頭暈、乏力等癥狀。壹般不發燒。
參考資料:
中國青年網-豆漿喝了會出現“假沸”現象或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