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饅頭不熟,氣不圓”。言下之意,這種饅頭變成了“死面疙瘩”,或者是這種“氣”(也就是水蒸氣)造成的。
當饅頭胚醒來,開鍋,蓋上籠蓋,隨著不斷加熱,蒸籠內的熱量逐漸上升,水蒸氣也會同步增加。當蒸汽上升到仍處於低溫狀態的籠蓋時,會瞬間形成冷凝水,即蒸餾水。此時饅頭還是綠色的,蒸餾水會滴在上面。因為剛蒸的時候氣壓不穩定,氣流忽大忽小,使青胚無法膨脹。這種接近死胚的饅頭,即使後期氣壓升高也改變不了這種“生病”的形狀,饅頭煮開後變成死面團塊也不是沒有可能。
蒸饅頭不能沒有蒸汽,蒸汽要靠加熱鍋爐水產生足夠的熱量。這樣妳就得壹直用火才能有大量的水蒸氣。但如果火力過大,就會出現水蒸氣“過剩”的現象。壹般來說,大部分家庭或者饅頭店使用的都是鋁蒸籠。但這種蒸籠相對封閉,大量“多余”的水蒸氣無法從蒸籠蓋的氣孔或蒸籠的縫隙及時排出,只好在蒸籠內盤旋。很有可能滴在個別饅頭表面(妳不妨用幹凈的白布蓋住最上面的抽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