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漢字,左右結構,筆畫順序為豎、橫、橫、豎、豎、橫、豎、橫、橫、* * 12畫。
蠟指的是肉幹,柳宗元《捕蛇者論》中提到“取蠟為餌”。臘肉,農歷十二月,臘肉是臘月腌制的肉,所以臘(xρ)肉和臘(là)肉不是壹種肉。
因為《簡化字提要》中“臘”和“臘”合並為“臘”,所以“臘”成了多音字,(xρ)肉(肉幹)和(là)肉(臘月臘肉)都寫成了“臘肉”。在古代,十二月是對神的祭祀,有時指的是臘祭的日子。《五賤》:“住在山中,從谷中取水的,必剩水。”
示例:
1,剛進臘月,大人開始熏臘肉。
2.蠟梅的枝頭也已經被厚厚的積雪覆蓋。
3.遲到的樂趣是愉快的。寒冷的冬天我們期待陽光,炎熱的夏天我們尋找陰涼。
4.寒冬臘月,梅花傲然綻放,淡雅的蓓蕾綻放,淩寒怒放,散著淡淡的清香,顯出壹種韻味。
5.我們只需要在寒冷的冬季鍛煉我們的耐心。
6.眼看快到臘月三十,身無分文,他又氣又惱,垂頭喪氣地回到家裏。
7.別的花都怕冬天,只有臘梅盛開。
8.隆冬十二月,到處都是荒涼的景象。
9、冬天和臘月,萬象更新,更新需要選擇。自然有常年更新的東西。
10,寒冷的冬天下著大雪,漫山遍野都是白色,到處都是銀裝素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