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親節,是每年公歷8月8日,又稱為“八八節”,諧音“爸爸節”,在1945年就由國家正式宣布設立,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設立父親節的國家。
中國父親節具有如下文化意義。
1、紀念文化的意義:1945年8月8日,戰爭勝利後,上海市各界名流紳士,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諧音的8月8日為父親節,政府對這份請求十分重視,特地開會討論並正式確定每年的8月8日是中國父親節。
2、文字文化的意義:八月八日的兩個“八”字重疊在壹起,經過變形就成了“父”字,文字發音的諧音“爸爸”,八八節即爸爸節,既有創意又順口,簡單好記又響亮。
3、中華孝文化意義:上下五千年的中華孝文化壹直彌漫、浸淫在中華大地;孝之思想、理念、實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當年社會各界名流如吳稚暉、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倡導設立父親節也是弘揚中華孝文化的體現。8月8日與中國悠久傳統的敬老節日“99”重陽節也遙相呼應。
展示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敬老傳統,紀念長輩老人,讓中國自身的文化傳承走進人們的生活,並充滿生機地走向未來,令我們的傳統節日文化,更加豐富多彩、意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