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學名:Dimocarpus龍眼?Lour。)是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常綠喬木,通常高10米;小枝粗壯,被微柔毛,散布的蒼白的皮孔。葉柄15-30 cm或更長;小葉4-5對,薄革質,長圓狀橢圓形到長圓狀披針形,通常兩邊不對稱。
葉柄長度通常不超過5毫米。花序大且多分枝;花梗短;萼片近革質,三角狀卵形;花瓣乳白色,披針形,近等長於萼片,只在外面被微柔毛;花絲短,有剛毛。果實近球形,通常黃褐色或有時灰黃色,外表稍粗糙,或具小凸小瘤;種子暗褐色,明亮,全部被肉質假種皮包裹。春夏開花,夏季結果。
龍眼害蟲
龍眼害蟲約有110種。主要有荔枝蝽,對芽、穗、枝、幼果均有危害,常導致大量落花、落果或顆粒無收。防治措施:3-5月噴灑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20%擬除蟲菊酯2000-8000倍液2-3次;生物防治:平腹小蜂在李臭臭蟲產卵初期放生,每10天放生1次,連續放生3次。
此外,白蛾蠟蟬、龍眼卷葉蛾、龍眼蜂、細蛾等也是危害龍眼的害蟲,會造成壹定的損失。要加強管理,保護天敵。預防措施:結合修剪;疏花疏果,剪下有蟲的枝葉燒掉;可噴灑敵敵畏乳劑、40%樂果乳劑、50%磷酰胺乳劑、除蟲菊酯、殺蟲酯、殺蟲雙、殺蟲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