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月球以與太陽相反的方向為地球運行時,我們可以看到壹輪滿月,這就是所謂的“望”。
當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被太陽照亮的那半個月球正好在地球的後面,我們看不到月球。這叫“新月”。
從“望”到“望”,或從“新月”到“新月”,平均需要29天12小時44分,稱為新月。
新月必須在農歷每個月的第壹天。新月之後,平均需要14天和18小時22分鐘才能看到月亮。所以滿月往往不是發生在十五的晚上,而是發生在十六的晚上。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就是這個道理。
由於月球繞地球公轉的速度並不均勻,有時快有時慢,因此,月球的長度與其平均值之差最多可達6小時,所以滿月也可延遲至十七夜。當然,如果初壹淩晨發生新月,那就發生在十五晚上。因此,也有發生在中秋節的年份。
換句話說:
因為只有當月球和太陽的經度差為180度時,從地球上看,月球和太陽處於正確的相對位置時(就像兩個人面對面),才能看到滿月。但月球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壹個橢圓,有近有遠,最近的距離是36萬公裏,最遠的距離是40萬公裏。由於引力的作用,它在近時間走得快,在遠時間走得慢。如果前半月快,會準時到達滿月位置,在第十五輪。慢的話就“晚”了,十六號或者十七號到達滿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