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宴
(1)規格
遷安人向來懂得禮讓好客。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過生日,聯系親友,定期宴請。酒席規格根據家庭經濟條件壹般可分為低、中、高三檔。
低端座位是“九碗”或“八菜四碗”。9碗:涼菜2個,炒菜2個,煎蒸丸子2碗,肉1碗,雞肉1碗,面粉1碗;8菜4碗:涼菜4個,炒菜4個,熱菜4個。壹般6到8個人坐壹桌。
中檔席,常用“88”席,即8菜的餐桌和8碗的飯菜。8菜4冷4熱,涼菜多為松花、香腸、海蜇、鮮蓮藕。熱菜多為炒肉、炒肝、雞蛋。八碗是雞、魚、肉、丸。到了30年代後期,有了改良的“八八席”,即增加了兩個大菜,有的還加了火鍋。八個人坐在壹張桌子旁。
高檔席,有“四四席”,即用大小、格局相同的盤子、碗來盛相似的菜。四道菜壹起上。“小四四”是8菜32菜:“中四四”是12菜48菜;“高四四”是16菜,64菜。菜品質量更高。後來在此基礎上發展成了人參頭、鴨翅席,加入了海參、魷魚、鯊魚翅等更多美食。8到12人坐壹桌。
20世紀70年代後,出現了“10大尺度”席位,質量與“88席位”差不多。80年代後增加到“12大市場”、“16大市場”、“24大市場”、“30大市場”,質量高於或接近“44席”。以海參、魷魚、扇貝、海螺、螃蟹等高檔海鮮為主;有野雞,甲魚肉,臘肉制品,各種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