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是身體對壹些外界物質的過度反應,這些物質通常對大多數人無害。在活動現場,醫學專家介紹,過敏的發生需要內因(過敏體質)和外因(過敏原)的相互作用。
過敏患者經常表現出打噴嚏、流鼻涕、皮膚發紅和瘙癢等癥狀。過敏原進入人體後,會刺激壹種廣泛分布於皮膚和粘膜的細胞(肥大細胞)釋放過敏介質,與血管和感覺神經上的受體結合,進而導致血管舒張、感覺神經刺激等壹系列反應,從而表現出常見的過敏癥狀。
擴展數據:
專家認為,為了預防和治療過敏性疾病,需要避免接觸過敏原、藥物治療和脫敏治療。其中,專家特別強調藥物治療的選藥原則,包括起效快、療效持久、安全性高、質量優、專屬性強。
在談到具體的過敏原時,專家指出,過敏原壹般分為四類,包括吸入性過敏原,如花粉、柳絮、灰塵等。
可食用的過敏原,如牛奶、雞蛋和堅果;接觸性過敏原,如空氣、金屬、化妝品和註射性過敏原,如青黴素等藥物。
人民網-註意十個不吃雞蛋
人民網-人體為什麽會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