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西葫蘆與黃顙魚的區別

西葫蘆與黃顙魚的區別

面瓜魚(如圖):分布在元江、瀾滄、怒江。大而略扁,有4對,頭寬,尾細,眼睛小,嘴巴大,牙齒歪。頭、背和體表的皮膚粗糙,覆有縱脊,腹面光滑。背鰭棘後緣光滑,末端柔軟,拉長成絲狀;脂鰭短;胸鰭扁平,棘後緣有弱鋸齒,末端呈絲狀,延伸至腹鰭基部後端;尾鰭大而深分叉,上下葉末端延伸成細絲。體灰黃色,背鰭後方、脂鰭下方、尾鰭基部上方有壹大片灰黑色鞍狀斑點,延伸至側線以下,側鰭和尾鰭上有黑色斑點。

黃顙魚(如圖):體長123-143mm,腹面扁平,體後部略扁平,頭大而扁平。吻部圓鈍,口裂,劣等。上顎略長於下顎,上下顎均有絨毛細齒。小眼睛,側臥位,眼隔略凸起。須有4對,鼻須達到眼後緣,上頜骨須最長,達到胸鰭基部後方。有2對胡須,外面的壹對比裏面的壹對長。體背深褐色,側部黃色,有三條斷續的黑色條紋,腹部淺黃色,鰭灰黑色。背鰭條6~7,臀鰭條19~23,側鰓耙14~16,脊椎骨36~38。背鰭分支有些是硬刺,後緣呈鋸齒狀。背鰭起點到吻部的距離小於尾鰭基部到吻部的距離。胸鰭胸骨發達,前後緣有鋸齒,前緣有30~45細鋸齒,後緣有7~17粗鋸齒。胸鰭短,這也和鯰魚不同。胸鰭略呈扇形,末端靠近腹鰭。脂鰭比臀鰭短,末端遊離,起點約與臀鰭相對。吃的很兇。雌雄顏色差別很大,暗黃色的黃顙魚頭上有微毒。目前黃顙魚已經進行了人工繁殖,由於肉質鮮美,壹般作為食用魚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