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谷氨酸鈉的發酵方法

谷氨酸鈉的發酵方法

1957左右開始工業化生產,至今大部分谷氨酸鈉都是用這種方法制備的。

制作方法1。發酵原料:以澱粉、糖化液、廢糖蜜、合成醋酸為碳源,以中和氨和尿素為氮源。此外,還要添加壹定量的無機鹽如磷酸鉀、硫酸鎂、硫酸鐵、生物素和硫胺素(維生素B2),還必須添加適量的青黴素和表面活性劑。

2.加工發酵:將滅菌後的原料放入大桶中,接種培養好的菌種。已經發現許多菌株能產生谷氨酸,但是經常使用谷氨酸微球菌和短桿菌。在此培養液中加入約5%的預培養液,平均每分鐘通入原料容量為1/2 ~ 1/4的無菌空氣,同時攪拌培養,並保持其酸度在pH 7 ~ 8。谷氨酸產生菌是壹種具有特殊生理特性的細菌。如果環境條件達不到要求,谷氨酸的發酵過程就無法進行。

3.滅菌:壹般在30 ~ 32℃,培養40小時後,過濾細菌,得到谷氨酸溶液。

4.濃縮、結晶和分離:濃縮谷氨酸溶液,得到谷氨酸晶體。

5.中和精制:用氫氧化鈉或碳酸鈉中和精制得到谷氨酸鈉。谷氨酸的產量是所用糖的30 ~ 50%。

谷氨酸鈉(蛋白質分解法)

谷氨酸鈉就是我們每天吃的味精。它是作為調味成分分離出來的結晶物質,稱為化學調味料。谷氨酸是Ritthausen在1866中用硫酸水解麥麩得到的酸性氨基酸。在1908期間,池田苗劇博士從海帶中分離出美味的成分,並證明了美味的成分是谷氨酸鈉,從而產生了化學調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