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的淮陽:漢朝是臨淮、廣陵兩縣;唐、楚、陽二州;元代,淮安路和揚州路是兩條路。明清是淮安和揚州。今天的淮安和揚州在歷史上很長壹段時間都是同壹個行政區劃。
擴展數據
淮陽人家族,即江淮人家族,又細分為淮左人家族和淮右人家族,壹般指說江淮官話的漢人家族。淮陽人宗族的起源是淮南道,建立於唐朝貞觀年間。因為淮南路治在揚州,左有中央揚州,右有合肥,所以淮南路的人被稱為“淮陽人族”或“肥人族”。
分布在現在的“江蘇省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東北部、河南省東南角”。文化中心有揚州、滁州(今江蘇淮安)、南京、廬州(今安徽合肥)、壽州(今安徽壽春)。經濟中心是南京、江都(今江蘇揚州)、合肥。
淮左(即淮東)人包括揚州(今江蘇揚州)、滁州(今江蘇淮安)、泗州(今江蘇盱眙)、周振(今江蘇儀征)、海州(今江蘇連雲港)、滁州(今安徽滁州)、高郵軍(今江蘇高郵)、天長軍(今安徽天長)。
淮攸人(淮西)包括壽州(今安徽壽春)、廬州(今安徽合肥)、濠州(今安徽鳳陽)、周樹(今安徽安慶)、河州(今安徽和縣)、周琦(今湖北蘄春)、黃州(今湖北黃岡)、光州(今湖北黃州)。
百度百科-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