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情人節是2月14。
七夕源於人們對自然現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對天象有所了解,並將天空星區與地理區域對應起來。
追求秩序的古人不僅有條不紊地規劃天空,還將星星與地面區域壹壹對應。這種對應在天文學上叫做“分星”,在地下叫做“分田”。
簡單來說,古人把天上的每個星座對應到地上的物理地理區域。
關於牛郎織女地上區域對應的天文星空區域的劃分,有文字記載,在漢代的文獻中可以找到。《漢書·地理》:“粵(嶽)地、牽牛(牛郎)、吳努(織女)之分,亦分蒼梧、玉林、合浦、交趾、九鎮、南海、日南。”
《漢書·地理》記載了與牛郎織女相對應的嶺南地區地理區劃。
據歷史文獻記載,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象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出現,就有了關於牛郎星織女星的記載。
東漢時有對牛郎織女的個性化描寫:“織女七夕渡河,鵲橋會。”
在古代,七夕與牛郎織女的傳說密切相關,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因為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七夕是愛情的象征。它被認為是中國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被現代人稱為“中國的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