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十三四歲的時候,說明她正值壯年。
豆蔻是壹個中文單詞,意思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處女的隱喻。當壹個女人十三四歲的時候。出自唐代杜牧《送別》詩:“花美十三余,豆蔻初二月。”意思是壹個女孩正處於全盛時期。壹個女孩叫豆蔻姑娘,還有壹種解釋是,豆蔻在花朵含苞待放的時候非常飽滿漂亮,就像十二三歲的女孩。古人常用各種物件來表示年齡。
比如16歲的女孩叫碧玉,12歲的女孩叫金釵。除了表示女性的年齡,男性在各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稱呼。十五歲的少年叫束發,二十歲的少年叫弱冠。少女之所以被稱為豆蔻年華,來源於詩人杜牧的壹首詩,其中杜牧用豆蔻比喻十三歲的女子,贊美她優雅的儀態和輕盈的體態。
古代導論。
哭泣:3、4歲到8、9歲的孩子,頭發緊:15歲,弱冠:20歲,立:30歲,不迷茫:40歲,知命(半百):50歲,花甲(聽話):60歲,古稀:年齡稱謂是壹個古老的稱謂,指年齡。古人的年齡有時用其他稱謂代替數字來表示。年齡稱謂多記錄在書籍中。
在古代稱謂中,不止這些,很多都散見於各種古籍中,因為很少使用而沒有流傳下來。上面提到的這些,因為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壹直被後世沿用。其中壹些也進入了我們的日常交流,比如《三十而立》。再比如,從“嬰兒”和“孩子”這兩個詞上,我們看不出歷史和今天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