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與其他傳統節日不同:清明節以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為基準,其他傳統節日以農歷為基準,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清明節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節氣反映的是農歷中陽歷的壹部分(中國的農歷是陰陽合璧),所以清明節通常從4月4日到4月6日有三天。
清明節的習俗
第壹,祭祖掃墓
清明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壹,是祭祖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在漢族和壹些少數民族地區,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人們帶著水果、食物、紙錢等物品來到墓地,將供品放在墓地前,將紙錢焚燒,在墳墓上加壹些新土,然後在墳前磕頭祭拜,這樣就可以收拾供品回家了。
二、折柳送別
柳樹是春天的象征。搖曳在春風的柳樹總能給人壹種繁榮和活力的感覺。自漢代以來,人們逐漸形成了折柳送別的習俗,以此來祝願彼此平安。因為“柳”和“留”諧音,所以也取了舍不得的意思,盡量留著。同時,要離開的親友就像外地的柳枝,能迅速生根發芽,到處存活,都寄托著對親友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