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臘八節的由來及習俗簡介臘八節的習俗有哪些?

臘八節的由來及習俗簡介臘八節的習俗有哪些?

1,臘八節的由來。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歷臘月(十二月)的第八天。臘八節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好運的節日。相傳這壹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出家為道,在佛祖菩提下創立佛教的日子,也就是臘月初八,所以也叫“佛道節”。在中國,臘八節有喝臘八粥和泡臘八蒜的傳統習俗。在河南等地,臘八粥也被稱為“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嶽飛的節日飲食習俗。

2.臘八節的傳統習俗。

(1)臘八粥。臘八有在這壹天喝臘八粥的習俗,也叫七寶五味粥。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經超過1000年。它最早始於宋代,在臘八這壹天,朝廷、衙門、寺院、百姓家中都會煮臘八粥。在清代,喝臘八粥的習俗非常流行。

(2)臘八蒜。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有在臘月初八用醋泡蒜的傳統習俗,稱為“臘八蒜”。腌制臘八蒜是中國北方的壹種習俗。臘八過後十多天,正好是春節。由於醋的浸泡,整個大蒜是綠色的,非常漂亮,醋也有大蒜的辣味。除夕,春節前後,吃臘八蒜醋拌涼菜的餃子會很好吃。

(3)臘八豆腐。“臘八豆腐”是安徽縣的壹種具有民間風味的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也就是臘月初八左右,貴州縣城家家戶戶都要曬豆腐,民間稱之為“臘八豆腐”。

(4)臘八面。在中國北方壹些不產或很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吃臘八面而不是臘八粥。第二天,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聚在壹起吃臘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