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圓螺:是中國常見的物種。外殼高60毫米,寬40毫米。外殼薄而堅固。有6 ~ 7個螺旋層。縫線很深。棲息於湖泊、溝渠、池塘及稻田。適應幹冷能力強,能把身體縮入殼中,用鏟子合上殼口,縮入土中,環境適宜時爬出活動。北京地區的中國蝸牛繁殖季節為4-8月。交配多在白天進行,時間不固定,老年人可達12小時;母螺多在夜間產仔,6-7月數量最多。保育袋孕螺數平均為70只以上,最高達100只以上。它們發育成成熟的蝸牛後,陸續在體外生產,自由生活。蝸牛經過1年的生長可以發育成蝸牛。成年蝸牛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國內外市場上銷售的食用蝸牛主要品種是中國圓螺。
2.蝸牛:屬於蝸牛屬的模式種,分布於雲南的滇池、洱海、撫仙湖、異龍湖、大屯湖。殼巨大,高77毫米,寬47毫米,殼厚,呈圓錐形,有六層螺旋層,殼面有螺旋棱和刺。它壹年四季都能繁殖。囊內有3 ~ 7枚胚胎螺,胚胎螺殼高度大於10 mm,幼螺產仔後迅速生長,不到1年成熟。肉嘗起來很美味。螺肉螺黃(男性生殖腺)都是人們喜愛的。
3.赫爾蝸牛:赫爾蝸牛屬的模式物種。分布於湖南、廣東兩省。個體比前兩者小,殼壹般高25mm,寬15mm。螺旋層有四層,螺旋部分較低,體螺旋增大,占整個殼的絕大部分。殼口大而呈橢圓形。棲息在河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