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鹽水浸泡
這個方法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鹽水真的起了很大的作用。只要把蝸牛放入水中,加入適量的食用鹽,然後就需要等待了。蝸牛會不斷地吸收鹽水,然後吐出泥巴。大概過了三四個小時,就可以去觀察了,應該快吐了。小源建議大家最好多泡幾次,最後用清水洗,可能會幹凈壹些。
2.浸泡在食用油中
其實這種方法和鹽水浸泡的原理是壹樣的。將香油倒入盆中,攪拌均勻,加入蝸牛。蝸牛聞到香味,就會把臟東西吐出來。這個方法也需要進行幾次,基本上也就兩天的時間。時間有點長,但是好飯不怕晚。同時,色拉油還可以幫助蝸牛快速吐泥,因為色拉油有潤滑的作用。泡蝸牛後會造成缺氧,所以吐泥會更快。
蝸牛的生活習性
蝸牛的主要攝食器官是齒舌,用來刮底部和附生食物。蝸牛是雜食動物。在自然環境中,主要吃水生植物的嫩莖葉、藻類、細菌和有機碎屑,也過濾浮遊生物,喜夜間活動和進食。
水溫在15℃左右時,蝸牛開始活動覓食。最適溫度為20~28℃時,溫度在30℃以上時,蝸牛會將身體縮入螺殼內,聚集在陰涼處或潛入土中避暑。當水溫超過40℃時,蝸牛就會死亡。對幹旱和寒冷有很強的適應性。當水溫低於8℃時,蝸牛會潛入泥洞冬眠。來年春天水溫上升到15℃左右,蝸牛會重新進洞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