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又名文帝、壽田,屬於天南星科。在中國長江流域有分布,在東北和華北也有分布。藥用植物具有燥濕化痰、減少不良反應、止嘔、消癤消腫的作用,獸醫用於治療喉膿腫。西藏也有分布。
名字的由來
半夏誕生於夏季至日前後。這時,人生壹片陰霾,天地不再是純凈的楊琪,夏天已經過了壹半,半夏因此而得名。
棲息地分布
野生半夏在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均未發現,但在全國各地分布廣泛,海拔在2500米以下。常見於草坡、荒地、玉米地、田間或疏林,是旱地雜草之壹。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
藥用功能
祛濕化痰,減少不良反應,止嘔消腫,消積導滯。可用於痰多咳喘、痰多頭暈、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惡心、胸中脹滿、梅氣。癰腫痰核外治。
分類
半夏稱為炮制半夏。
半夏因炮制方法不同,分為清半夏、姜半夏半夏和炮制半夏。
清半夏:半夏用明礬制成,用於祛濕化痰。
姜半夏:半夏是用生姜和明礬制成的,用於和胃,減少不良反應和止嘔,多用於嘔吐和腹瀉。
半夏:甘草與石灰同制,溫化寒痰,多用於寒證、痰多、咳嗽。